距离第一次手术已经过去三个月了,说实话还没有反应过来,原来自己这辈子也会失去健康,躺在病床上,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,自觉不年轻却也不老啊?有时候,会觉得这怕不是在做梦。
虽然说,人身上的零部件一直在磨损消耗,一路上乒乒乓乓噼里啪啦坏一些掉落一些是常事,失去终是归途。可这……实在也忒早了些,一下子还真是难适应的。
一开始觉得,我们总会一死,所有人都会离开,那为什么还要活着,人类总会毁灭,所以我们做的事毫无意义。
对于别人而言或许在我们死后还会存在意义,如同伟人死后亦成为精神丰碑,生前轶事也被好事者寻出推敲斟酌,可我们没有这样的好福气,多数人只会如同祥林嫂那样,死了就逐渐消逝了,连同那根乞讨生活的竹竿和豁了口的瓷碗一样湮灭。会像大海沙滩上的一张脸,被轻轻地抹掉。
摩西在《诗篇90篇》里面说:
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,我们渡尽的年岁好像是一生叹息。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,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;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,转眼成空,我们便如飞而去。”
到底什么是"意义"?事物的"意义"貌似都是都是由"别人"所定义的。思考生命的意义不正是:“千万、千万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感受”。向死而生,活着本身没有意义,但它至少是一种经历.
想起来《哈尔的移动城堡》里的一句话—— 人老了以后,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失去的东西越来越少了。
实则这番情景很是苍凉!不过,别做白日梦啦,事实的真相应该是,将来老去的从容,是历经无数次这样的失去、这样的心痛之后的习惯和麻木,包括人与事。